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粮增油的重大技术,是解决粮油争地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做好2024年我省大豆玉米间作病虫防控工作,推进大豆和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特制定2024年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1 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线,以大豆根腐病、玉米锈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一类农作物病虫为防控重点,综合应用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抓住病虫发生窗口期实施综合防治,合理利用高效植保器械,切实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2 防治重点
大豆:根腐病、病毒病、拟茎点种腐(茎枯)病、炭疽病、叶斑病,斜纹夜蛾、烟粉虱、大豆蚜虫、甜菜夜蛾、豆秆黑潜蝇、大豆食心虫、地下害虫等。
玉米:南方锈病、锈病、茎腐病、褐斑病、小斑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蚜虫、地下害虫等。
3 防控技术
加强监测调查,及时掌握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选择适合当地的耐密、耐阴的抗病品种,在开好田间沟系、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种子处理 理化诱控 科学用药”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从而达到高效、绿色、经济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1)种子处理。选用抗耐病品种。大豆玉米种子采用人工或机器剔除病粒、虫粒和杂质等,播种前要晒种,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处理以防地下害虫、大豆根腐病、草地贪夜蛾、蚜虫等苗期害虫为主。不同区域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种类选择相应的药剂开展种子包衣处理。大豆:防治大豆根腐病可选择含有精甲·咯菌腈、咯菌腈等成分的种衣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大豆蚜虫等苗期害虫可选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玉米:为更好防控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剂等对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以弥补原种子处理剂的不足,达到一播全苗、壮苗。
(2)理化诱控。基于害虫趋光性、趋化性的特点,可采取灯光诱、性诱剂、食诱剂等理化措施。灯光诱:在害虫成虫羽化期,采用智能可控多波段led杀虫灯诱杀成虫,每20~30亩可安装1盏杀虫灯;性诱剂:可选用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等性诱剂诱杀雄虫,亩用1~2个性诱捕器,集中连片使用;食诱剂:亩洒食诱剂20米条带,用药液量0.1升,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
(3)科学用药。大豆苗期-分枝期(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大豆、玉米苗期重点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蚜虫、甜菜夜蛾等害虫。玉米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食叶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喷雾防治;蚜虫等刺吸类害虫可选用吡虫啉、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防治,做到一次用药兼治大豆玉米病虫。开花期-成熟期。此期是大豆保荚、玉米保穗的关键时期。抓住低龄幼虫最佳防控时期合理混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实施统防统治控制中后期病虫为害。根据大豆锈病、叶斑病、豆杆黑潜蝇、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玉米锈病、小斑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发生情况,在大豆开花期、玉米抽雄吐丝期,依据监测结果,明确主攻对象和兼治对象,掌握在主要病虫关键防治时期,选用对路药剂实施病虫防治总体战。防控病害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防控虫害,可在害虫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ub1等生物农药;也可选用溴酰·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等药剂。
4 注意事项
(1)大豆种子处理使用种衣剂直接拌种,无需加水稀释(大豆种子易吸水皱皮),用拌种机或干净容器(塑料袋等)进行拌种,时间不宜太长,拌种后阴干即可播种。
(2)不同区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病虫种类发生不同,各地要在精准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明确防治主攻对象,要抓住低龄幼虫高峰期和病害流行前期,选择高效对路药剂开展防治。
(3)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采用无人机施药时要添加增效剂、沉降剂,确保每亩药液用量2升以上。选择晴好天气用药,高温时期中午时段不能喷药,施药宜在清晨或傍晚,用水量要足,施药部位要精准。
(4)要合理选择药剂品种,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凯发k8国际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