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如何管控白粉病的抗药性? | 植保资讯 | 文章中心 | 农药资讯网-凯发k8国际

2023年,我们如何管控白粉病的抗药性?
发布日期:2023-02-10 信息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作者:王永崇

 

       提起白粉病,不论是小麦等大田,还是豌豆、苦瓜、黄瓜,西瓜、草莓、葡萄等蔬果,甚至是风景园林等种植管理者,均会有一肚子的气。

       因为不少人向笔者表示,明明按时喷了药剂,但依然防不胜防地大量蔓延,年年流行,严重影响着各色收成。

       那么,为什么按时喷了药却依然没有明显作用?个中原因,笔者认为极有可能是我们农药行业面临的一个通病,抗性。

10天一代快速进化,白粉病抗性日益提升!

       作为一种常发性的病害,虽然在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原不尽相同,但不论是哪一种,均能在10天左右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白粉病不仅能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多次侵染,快速暴发流行,而且也能10天一代地不断进化,日益提升对系列农药的抗性。

小麦白粉病

       国内早期大量投入防治白粉病的第一代杀菌剂,如硫磺、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产品,基本上多是用于发病前的保护,而且其中含硫等元素的产品,许多敏感的瓜果蔬菜上不能直接使用。

       1974年之后,以粉锈宁著称的三唑酮,和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具有治疗作物的三唑系列杀菌剂,代表着第二代防控药剂陆续走上防治白粉病的最前线。然而,虽然相比第一代杀菌剂表现出了更高的杀菌活性,但是由于多数三唑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以至于白粉病菌对该类药剂基本上均存在交互抗性。更重要的是,早在2015年时,三唑酮在河南、河北地区的小麦白粉病抗药性监测中,已经达到了中抗的水平。而且,该类化合物通常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生长,影响产量。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马志强,2015)

       之后,包括嘧菌酯在内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虽然陆续克服了单一作用位点问题而使防效再次提升,但随着大规模地长期应用,也不得不直面白粉病菌的抗药性。

       由此来看,防控药剂虽然一直在轮换,但白粉病却还是那个白粉病。这真应了业界“新分子靶标的发现远远落后于抗药性增长速度”的论断。

       但是,江山代有英才出。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b族b6亚组的苯菌酮和苯啶菌酮,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走向抗性白粉病治理的最前线。世界范围内的白粉病防控格局也因此开始悄悄改变。

       然而,苯啶菌酮至今未能在国内登记,只有苯菌酮于2015年12月进入中国。那么苯菌酮在中国的表现到底如何?

       苯菌酮,与现有防治白粉病常用药剂均无交互抗性!

       虽然我们新分子靶标的发现速度比较慢,但是江山代有英才出。2015年12月,作为二苯酮类杀菌剂的苯菌酮原药,以及其42%的悬浮剂英腾®,被巴斯夫公司正式于我国登记上市。而英腾®一经上市,便被投入一线市场,应对前所未有的白粉抗药性。

       据了解,苯菌酮在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中归于b大族中的b6亚组,拥有独特的病原菌肌动蛋白作用位点,可通过干扰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时附着胞的形成,阻碍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抑制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抑制白粉菌的侵害,控制病害的发生。

       特别是英腾®拥有的“蛙跳式”气罩技术,可让其在喷施到植株表面时与植株蜡质层强烈吸引,并在互相推挤中靠近蜡质层。同时在蒸气压的作用下,互相推散的雾滴,会在蛙跳式弹跳中均匀遍布植株表面,发挥保护植物和防治白粉的气罩作用。

英腾®“蛙跳式”气罩技术

       因此,与现有防治白粉病常用药剂无任何交互抗性的苯菌酮,在实际应用中,便拥有了区别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之前所有杀菌剂的活性,并在谷物类、葡萄、黄瓜、豆类和草莓等作物抗药性白粉病的防控中,日益体现着优异防治作用。

综合防控,科学控制抗药性白粉病!

       其实,不论任何一种病害对任何一种药剂抗性的产生,均与单一药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对待寄生能力强、分生孢子发达的白粉病,一定要吸取之前抗药性的教训,进行科学的综合防控。

       首先,我们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水肥、及时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等措施,创造一个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在大棚黄瓜、西瓜、草莓,以及葡萄等设施栽培过程中,一定要调控好温湿度,如此便可缓解白粉病害的发生。

       其次,药剂防治一定要赶早。由于落在叶片的白粉病菌1天可长出菌丝体,5天可形成白色菌丝丛的病斑,7天病斑老熟并能产生分生孢子再次传播飞散,所以,不论是在苦瓜和豌豆,还是黄瓜、西瓜、甜瓜、葡萄,甚至小麦上的白粉病防控,选用1,500倍液的英腾®等抗性管理药剂时一定要趁早,最好在生长季节的初始,便完成喷防,压低病原菌的数量。一旦错过早防,让白粉病菌完成田间积累和暴发,再好的药剂也难治。

英腾®桶混配方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

       再者,注意不论何种的药剂,均要注意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如英腾®,针对任何作物的白粉病防治中,一个生长季最好不要超出3次。此外,用药过程中,种植户也可以降低英腾®用药浓度,并选择与其他防治白粉病的药剂进行桶混使用。

       因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桶混使用的方式也能达到较高防效。比如2022年4、5月间,靖江市农业农村局在靖江市新桥镇,针对偏重发生的小麦白粉病进行英腾®探索性试验的报告显示,不论是1,500~3,000倍液的英腾®单剂,还是英腾®与其他药剂桶混使用,均能在安全地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优异防效的同时,实现药后21天依然具有90%以上防效的独特作用,防效和持效的特性较为明显。

靖江市农业农村局英腾®防治小麦白粉病探索性试验报告

       目前,大田区越冬的白粉病菌即将苏醒,而大棚等保护地的白粉病菌一直在伺机而动,一有机会,不论是幼苗还是成株,均可感染发病。所以,感受到白粉病威胁和预警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根据田间实际,及早展开综合防控,及时奠定2023年的好收成。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凯发k8国际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地图